你知道弹好古筝是什么吗?
你知道《云裳诉》音乐的处理和技术要点吗?
你知道如果摇指时阻力很大时,该如何去解决吗?
你知道孩子渐渐失去练琴的兴趣怎么办吗?
且听作曲家、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周煜国老师和古筝演奏、教育家、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李庆丰老师为你倾情讲解!
作曲家、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周煜国老师开展了主题为《情意切切,筝声悠悠——几首筝乐作品的创作分享》的讲座。
周煜国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他所创作的几首筝曲,从怡情、亲情、友情等几方面,为现场听众介绍了作品《秋夜思》、《秋望》、《倾杯情》以及《云裳诉》,让大家从乐曲意境、情感以及演奏注意点理解更加透彻。
其中,周煜国老师讲解了《云裳诉》音乐的处理和技术要点:《云裳诉》的弹奏,按、颤、揉要区别对待,按、颤、揉的演奏技法,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,一是对音色的修饰与润色,另一个是为了烘托情绪。所以不同情绪应该有区别地对待,要根据乐曲情境需要来选择,所以千万不能随心、随性!
接着,古筝演奏、教育家、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李庆丰老师开展了专题讲座,为大家带来许多的古筝干货内容!
首先,李庆丰老师讲解了弹好古筝的要素——戴义甲,首先注意左手大指义甲的方向,左右手大指是相对的,其次佩戴义甲时胶布的长度两圈半到三圈,另外缠义甲胶布要缠得整齐,义甲不可太长。佩戴义甲是否规范,也与我们弹奏的音色和吃力程度有关,因此,提醒大家不可忽略!
随后,李庆丰老师讲解在古筝演奏中,要根据乐曲音乐形象塑造的需要采取不同的位置触弦。选择何种方式触弦,对古筝的音色有很大的影响。手指触弦对音色的控制分为:点、面、角、速、力,也就是说手指触弦不仅有力点、角度、力度的变化,还要富有弹性,更有“轻重”、“缓急”的区别。轻而不浮,在轻中不失清亮,即使是在极细微之处,手指也能弹出清亮而饱满的琴音;重而不滞、强而不燥,虽有“力拔三兮”之势,却不能给人卤莽之感。
针对大家所关心的摇指,李庆丰老师也作出了解答:如果摇指时阻力很大时,该如何去解决?第1种就是:检查一下,你的吃弦的深浅,就是指甲对琴弦,如果要是吃弦过深的话,会加大我们摇指的阻力。第2种是:有关摇指的幅度,以摇指的这根琴弦为中心,上下左右进行摆动的时候,一定要注意它的距离要短,如果要是太大的话,幅度偏大的话,就会增加它的阻力~
最后,李庆丰老师针对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,一一作出了解答,有家长提出,孩子渐渐失去练琴的兴趣怎么办?李庆丰老师解答道:兴趣是孩子的老师,可以将乐曲作为故事讲给孩子听,例如《高山流水》就可以讲伯牙与子期的故事提高孩子的兴趣;还可以多参加一些比赛,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弹古筝,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和眼界,眼界打开了,境界也就随之增加了,那么,他会对练琴再次提起兴趣的!
而关于古筝老师提出的:平时教孩子唱谱时,会很大声,但是很多孩子弹琴时,唱谱也很大声的问题,李庆丰老师解答道:弹琴时不能唱谱,那么可以默唱,培养孩子心里唱谱的能力,例如二分音符是两拍,打拍子时声音渐弱,慢慢培养孩子默唱的能力!